高血壓、動脈硬化的檢查
心臟和血管系統之功能,為將血液運送到全身各個部位,進行所謂的大體循環。動脈硬化症的主要原因,是膽固醇沉著在血管壁上,使血管之管腔變得狹窄,最後甚至於完全閉塞;或使血管壁發生變性,彈性不佳,導致血循環減少。高血壓、心肌梗塞、腦血管意外(即腦中風)等疾病的致病機轉,都與動脈硬化有關。因此,罹患這些疾病時,需要進行下述各種有關血液脂質的檢查。
* 總膽固醇(T-C)
血漿中含有膽固醇、中性脂肪、磷脂和游離脂肪酸等四種脂質,其中含量最多的是膽固醇。血漿中的膽固醇以兩種形式存在,一種是與脂肪酸相結合的膽固醇脂,另一種為未被脂化的游離膽固醇。正常人血漿中總膽固醇的含量為130~250 mg/dl,一般隨著年齡的增加,其數值也增加;成人女性血漿中總膽固醇的含量也比男性稍高。
血漿中膽固醇含量高的病人,容易發生動脈硬化、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等疾病,因此高膽固醇血症被認為是危害健康的危險因子(健康殺手)之一。但是,除了過多的膽固醇對身體不好外,尚有許多的危險因子,諸如肥胖、運動不足、糖尿病、吸菸等等。
近年來,由於國人的飲食習慣己經歐化,兒童患有成人疾病的情況大增。根據臨床經驗,罹患糖尿病、膽固醇血症或高血壓等疾病之患者,已有年輕化的現象。
* 高密度膽固醇(HDL-C)
脂質是不溶於水的,因此血液中脂類成分幾乎都是與脂蛋白相結合而運送及儲存。
脂蛋白可以分為:高密度脂蛋白(HDL、α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β脂蛋白)、超低密度脂蛋白(VLDL、前β脂蛋白)和乳糜微粒等四類。這四類脂蛋白各自以不同的比例與膽固醇相結合,以LDL膽固醇占最多(約四五%),其次為HDL膽固醇(占二○%)。LDL膽固醇可促使動脈加速硬化,因此是個「壞東西」;而膽固醇卻有預防動脈硬化的功用,是個有益於健康的「好東西」。因而,如果血液中HDL膽固醇的比率降低,可視為危險因素之一。
成年男性HDL膽固醇的含量較女性低10 mg/dl左右,如果其含量低於45 mg/dl時,就必須特別注意。研究證實,適度的運動或飲酒可以提高血液中HD膽固醇的含量,但高熱量飲食反而促使其含量降低。
*脂蛋白
血液的主要組成分為水,脂肪不能溶解於其中,因而血液中的脂肪必須與蛋白質結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脂蛋白含有大量脂肪,與其他蛋白質相比,分子量比較輕。根據比重之大小,用超高速離心機分析,可分為HDL、LDL、VLDL和乳糜微粒等四種。
* 中性脂肪(三酸甘油酯 TG)
中性脂肪(三酸甘油酯)可分為兩種:即內源性脂肪(主要由肝細胞製造產生,與VLDL結合)和外源性脂肪(主要來自食物,與乳糜微粒結合)。造成高脂血症之原因,包括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增加,或中性脂肪的含量增加,或兩者同時增加等。所以,一般必須同時檢測膽固醇及中性脂肪的含量。
健康人在空腹時,血清中中性脂肪的含量為50~130 mg/dl。飯後數小時,其含量會增加;若為高脂血症患者,則增加尤為明顯。因此,一般需在早晨空腹時採血檢查。
* 由心肌衍生的成分(肌酐酸 CK、肌凝蛋白等)
由心肌衍生的化學物質成分主要有:乳酸脫氫酉每(LDH)、肌酐酸(CK、CPK)、肌紅蛋白和肌凝蛋白等。其中以CK的檢測較廣泛被應用,其正常值約為 24~204 U/L
心肌發生梗塞時,死亡的心肌細胞會釋放出大量的肌酐酸到血液中,因而其CK的濃度會增加;心絞痛的病人其心肌細胞未被破壞,因此CK通常不會增加。按CK增加的情形,可以鑑別診斷此二者,但不是很可靠。
CK除了存在於心肌及骨骼肌外,還存在於平滑肌和腦組織等處(其他組織則幾乎不含CK)。所以,上述組織若發生病變時,CK亦可能增加。劇烈運動後,亦可見CK顯著的增加,此為正常生理現象。(審訂者註:最近可藉檢測另一種較具特異性的心肌蛋白││心肌旋轉蛋白(Troponin),來早期診斷心肌梗塞。
*肌酐酸是肌肉細胞中所含的一種?,可與肌酸和磷酸肌酸作用,使肌肉收縮而產生熱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