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與我們連絡
教學資訊 學術活動 醫檢新知 衛教專區 推薦網站 檢查結果解讀 各組介紹
 
 
 

肝、膽道、胰的功能檢查

胰臟分泌胰液,肝細胞分泌膽汁,它們通過膽管和膽囊進入十二指腸內,參與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肝臟是人體內新陳代謝的中心,很多物質都在肝細胞內合成或分解。因其功能非常複雜,要知道肝臟的功能是否失常,就必須做很多種的檢查。

* ICG檢查(靛氰綠試驗)

檢測方法為,將一定數量的靛氰綠(ICG)染料注入靜脈內,檢查尿中排出ICG的情況。因為ICG主要是在肝臟代謝,所以當肝臟功能下降時,肝細胞的色素攝取功能也隨之降低,以致ICG會滯留在血液中。注射ICG十五分鐘後,測定血清中的濃度,即滯留比率,正常人為○~一○%。更詳細的檢查,則還要測定ICG的消失率。(審訂者註:此種檢查,台灣少用。)

* 膽色素(尿膽素原、膽紅素)

當紅血球衰老崩解時,血紅素被逐步分解為胺基酸、鐵質和膽紅素。胺基酸和鐵質可被回收作為重新製造血紅素的原料。膽紅素經肝細胞處理以後,隨著膽汁排泄到腸道,在腸道內被分解為尿膽原;其中的一部分被腸壁再吸收而回到肝臟,大部分的尿膽素原則隨糞便排出體外。糞便的黃顏色,主要即來自尿膽素原。

血清中出現過量的膽紅素時,膽紅素會沉積於組織中(如皮膚、鞏膜、軟組織及器官),呈現黃中帶綠的顏色,此即稱為黃疸。新生兒的黃疸因膽紅素可沉積於腦組織中並破壞腦細胞,故稱為核黃疸。病人會出現不可逆的神經症狀,如腦性麻痺等。

當大量肝細胞被破壞時,膽紅素的結合和排泄受到影響,造成肝細胞性黃疸。常見的原因如急性肝炎病毒感染、藥物中毒或酒精性肝炎等。血漿中的游離型膽紅素及結合型膽紅素同時增加(游離型膽紅素與膽紅素總量的比值約在三○~六○%);尿液中的結合型膽紅素及尿膽素原也會大量增加,因而造成病人的尿液呈現茶褐色。

膽道中如果有結石或腫瘤,可引起膽道的機械性阻塞,膽汁無法排泄,導致血清中的膽紅素含量增加,此種情形稱為阻塞性黃疸。血漿中的結合型膽紅素上升的比例比較大(游離型膽紅素與膽紅素總量的比值小於三○%)。因膽紅素不能進入腸道,因此也無法生成尿膽素原,糞便變成灰土色,尿中的尿膽素原呈陰性反應。

溶血性黃疸的原因,為紅血球大量被破壞而引起,如敗血症、不良輸血反應或溶血性貧血。肝細胞無力即時處理遽然暴增的大量膽紅素,因而造成黃疸。血漿中的游離型膽紅素上升的比例比較高(游離型膽紅素與膽紅素總量的比值大於八○%)。此時,尿中的尿膽素原檢查呈強陽性反應。

* 轉氨酉每(GOT、GPT)

GOT(也稱AST)其功能為促使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廣泛分布於身體各種組織,如肝細胞、紅血球、腎、肺、心肌等。這些細胞遭到破壞時,均會造成血液中GOT的含量增加。因此,GOT的檢測值必須與其他肝功能檢查合併判讀。正常值為>5~35 U/L。

GPT(或稱>ALT)絕大部分存在於肝細胞中,因此通常在罹患如急慢性肝炎等主要破壞肝細胞的疾病時,其血清中的含量才會增加。正常值為5~40 U/L。

* 乳酸脫氫酉每(LDH)

其功能為將糖分轉換成能量。單憑檢測血液中的>LDH含量,無法辨別某個特定臟器受到破壞,因其廣泛地分布於人體的所有組織中。臨床上必須同時參考其他檢查,如GOT及GPT等的結果。

肝病(肝細胞破壞)、心肌缺氧或梗塞(心肌細胞破壞)以及惡性腫瘤(淋巴瘤)等,病人血清中之LDH含量可能增加,鑑別診斷時必須做進一步檢查。 血清中的正常值為180~460 mg/dl。因為紅血球中LDH含量亦相當多,採血時必須特別注意不要引起溶血。

*溶血係指紅血球被破壞,血紅素等溶解出來的狀態。

*鹼性磷酸酉每(ALP)

鹼性磷酸酉每可以分解磷酸化合物。在肝細胞、成骨細胞(製造骨頭的細胞)及胎盤中,均富含鹼性磷酸酉每。這些細胞被破壞或不正常增殖時,ALP在血液中之濃度就會增加。肝炎時,血清中>ALP的含量增加即為一例,診斷時必須同時參考其他肝功能檢查。另外,ALP主要是經由膽道排泄,一旦膽管有病變,尤其是受到阻塞時,ALP就會大量滯積於血液之中。簡言之,若>ALP顯著升高時,即應高度懷疑為膽道阻塞。

成人ALP的參考值為>96~284 U/L。兒童期因骨骼正在成長,成骨細胞很活躍,血清中ALP之濃度可高至成人之兩三倍,懷孕婦女因胎盤中之ALP可進入母體,因此其血清值亦增加。 另外,癌症病人若有不明原因的血清ALP值升高,則需懷疑發生骨轉移。

*血清伽瑪麩胺酸轉胜(γ>-GTP、γ-GT、>GGT)

GTP是一種蛋白酉每。其含量以腎臟為最多,其次為肝臟和小腸。GTP對酒精之反應非常敏感,因此酒精性肝炎的病人,其血液中的 GTP含量會增加,所以被列為肝功能檢查之常規項目。健康成人的血清中含有4~63 U/L。

* 病毒性肝炎標記

已被證實的肝炎病毒至少有七種,其中最重要者為:A型肝炎病毒(HAV)、B型肝炎病毒(HBV)、C型肝炎病毒(HCV)及D型肝炎病毒(HDV)等。其診斷可依據下列各種肝炎病毒標記檢測:

  • 白蛋白:六○~七四 %。

  • α1-球蛋白:一•三~二•九 %。

  • α2-球蛋白:三•○~八•六 %。

  • β-球蛋白:七•六~一○•八 %。

  • γ-球蛋白:九•三~一八•五 %。

(審訂者註:這些肝炎病毒標記檢驗,檢查時需成套且定期檢測,很少做單一檢查。理由之一是,診斷時需同時參考各種病毒抗原、抗體之變化;理由之二是,某些肝炎病毒(HCV)感染時,血清中之病毒抗體可能很慢(一年)才會出現,因此需多次檢查以便追蹤比較;理由之三,乃台灣地區同時感染兩種以上肝炎病毒之病例為數不少。)上述各種肝炎病毒標記檢驗結果之解讀,需由專科醫師參考病人之病情及其他檢驗(肝功能檢查)結果才能做最後診斷。在病毒性肝炎感染時,雖然某種肝炎病毒標記呈陽性,病人之肝功能不好亦不一定是與肝炎病毒有關,臨床醫師常會要求病人做肝穿刺生檢,以探討病因、了解病變之嚴重度,並作為治療之參考。

最近利用分子生物技術之基因檢查,可早期得到確診。

(審訂者註:所謂帶原者,顧名思義是泛指血液中含有肝炎病毒抗原的狀態。無症狀帶原者,是指病人沒有自覺症狀,但不考慮是否有不正常肝功能或組織病理學異常。健康帶原者,是指有病毒感染但無自覺症狀、異常肝功能及組織病理學異常。)

* 血清總蛋白(TP、TSP)>

成人的血清中含有6.5~8.0 g/dl的蛋白質,因其包括數十種不同的蛋白質成分,所以稱為血清總蛋白。含量最多的成分為白蛋白和球蛋白。

約八○%的總蛋白是在肝細胞內合成的,但是肝臟發生病變時,並不會立即引起總蛋白含量的明顯改變。所以,各別血清蛋白成分的檢查較有意義。腎綜合病徵的病人,其總蛋白含量有顯著減少的現象,而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則明顯增加。

* 血清蛋白成分

既然檢測血清總蛋白的含量對於診斷的助益不大,我們可以利用電泳法來做蛋白質成分的分析。根據蛋白質表面電荷的不同,可分離出五種成分。成人的正常值如下:

  • 白蛋白:六○~七四 %。

  • α1-球蛋白:一•三~二•九 %。

  • α2-球蛋白:三•○~八•六 %。

  • β-球蛋白:七•六~一○•八 %。

  • γ-球蛋白:九•三~一八•五 %。

血清球蛋白各種成分含量的變化,對反映各種疾病相當具有指標性。如重症肝炎時,γ-球蛋白稍有增加,但其他球蛋白均減少;慢性肝炎時,白蛋白減少,但γ-球蛋白顯著增加;而肝硬變時,β-球蛋白與γ-球蛋白均增加,但白蛋白則顯著減少。

*蛋白質成分檢查血液或尿液等體液中含有多種的蛋白成分。分析其成分耗時耗力,所以一般用電泳法作概略分離。

*電泳法將離子化的分子置於電場中,接通電流後,陰離子泳向陽離子,陽離子泳向陰離子。由於各種分子表面電荷的大小不同,其泳動的速度也各不相同,結果可將各離子分離出來。

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A/G比)

比值,即白蛋白含量與球蛋白總量之比。A/G比值增加較無臨床意義,但A/G比值減少,多出現於低白蛋白血症或球蛋白增加的疾病。患慢性肝病時,該比值降低。一般成人之比值為一•一~二•二。

* 血清膠質反應

該反應是將試劑加入血清中,測定血清混濁程度的一種檢查。當γ-球蛋白增加時,混濁加重;而白蛋白增加時,混濁就被抑制,這種現象稱為膠質反應。有麝香射酚濁度試驗(TTT)和硫酸鋅濁度試驗(肝功能試驗法:ZTT)兩種。該反應具有與A/G比值同等意義。但肝功能以外的病變有時也會出現異常值,目前已被血清蛋白質成分檢查所取代。(審訂者註:台灣已很少人採用。)

* 澱粉酉每、脂肪酉每(Amylase、Lipse)

澱粉酉每是由腮腺和胰腺分泌的一種分解酵素,經由胰管排入十二指腸內,貝有消化碳水化合物的功能。其中一部分滲入血液內,經由腎臟從尿中排出。血清中的正常值為0~130 U/L。

除澱粉酉每以外,還要同時檢測脂肪?。脂肪?可分解中性脂肪。血清中的正常值為>0~110 U/L。

罹患急性胰腺炎時,大量的澱粉?及脂肪?溢入血液中,使其血清中的含量增加,同時病人尿中之排出量也有增加的情形。臨床上,若懷疑為急性胰腺炎時,醫師會開立澱粉?及脂肪?的緊急檢驗單,藉以與其他引起急性腹痛的外科疾病作鑑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