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障礙(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是一種很常見的睡眠疾病。顧名思義,它是睡眠的時候呼吸發生了問題,在臨床上包括:上呼吸道阻力症候群(upper
airway resistance syndrome, UARS),阻塞性呼吸不全(obstructive
hypopnea),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等。引起這一類疾病的主因,與睡眠時上呼吸道的狹窄或塌陷有直接的關係。解剖上最常見的位置,是鼻腔、口咽(俗稱喉頭)和下咽(如舌頭後方)的空間。再者,因為重力吸引的關係,喉頭和舌後空間躺著的時候比坐著或站著時狹窄。而睡著之後,尤其在快速動眼期,肌肉的張力會降低,甚至完全喪失,此時呼吸道的空間會比清醒時更加狹窄,更容易造成睡眠時呼吸的問題。
睡眠呼吸障礙的治療概念即是改善上呼吸道的狹窄或塌陷所造成的呼吸量不足或暫停。睡眠時使用鼻部正壓呼吸器(cPAP,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且為目前睡眠呼吸障礙的第一線治療。然而患者接受此種治療的意願和治療當中的配合度是一大問題。因此,手術治療為許多患者提供了另外一種選擇。輕、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和一部分重度的病患,若經過適當的評估,手術治療可明顯改善睡眠呼吸障礙。尤其是對於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手術治療的效果很好。另外,筆者進修的美國史丹佛大學睡眠醫學中心更提出了階段性手術(phased
surgery)的觀念,以保守漸進的方式進行手術計畫,可避免過度手術的情形發生,並且可減少術後疼痛及併發症,較能為病患所接受。根據史丹佛大學的經驗,手術治療的整體治癒率(overall
cure rate)與鼻部正壓呼吸器的治癒率相當,均約為六成。當然,部分患者必須能接受多次、循序手術的治療過程。某一階段手術之後,若症狀未完全改善,可使用鼻部cPAP治療,或進入下一階段的手術。
雖然鼻塞不是導致睡眠呼吸障礙的主因,但會增加其嚴重程度。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著名流行病學家Terry
Young的研究顯示,睡眠呼吸中止的族群,其鼻腔的阻力較高。而在夜間有鼻炎症狀的人,長期打鼾、白天過度嗜睡的情形為一般人的兩倍。因此,改善鼻塞有助於減輕睡眠呼吸障礙的症狀。不僅如此,若鼻塞的情形獲得改善,可降低cPAP的治療壓力,進而增加患者使用cPAP的舒適度和配合度。若病患有鼻中膈彎曲(nasal
septal deviation)、下鼻甲肥厚(turbinate
hypertrophy)、鼻息肉(nasal
polyp)增生或東方人較少見的鼻翼塌陷(nasal
alar collapse)等情形造成鼻塞,則可用手術的方式治療。
懸雍垂顎咽成型術(UPPP,
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為有效改善口咽空間的術式,包括移除顎扁桃腺(palatine
tonsils)、以及軟顎、懸雍垂和喉頭側壁過多的軟組織。史丹佛大學發展出的可逆性懸雍垂軟顎皮瓣(reversible
uvulopalatal flap)與傳統UPPP有相同的療效,並且因切除的組織較少,因此術後發生併發症的機會也相對降低。
下咽(hypopharynx)空間的寬度,與下顎骨、舌頭和舌骨的解剖位置密切相關。因此,有不同的術式可以解決這方面的問題。胲舌肌前移術(Genioglossus
muscle advancement)將胲舌肌往前拉,以改善舌後空間。因為大部分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同時有口咽與下咽空間阻塞的問題,此術式常與UPPP一起施行。舌骨前移術(Hyoid
bone advancement)在特定的病患也可達到相似的效果。
無線電波技術(Radiofrequency
technique)是史丹佛大學睡眠外科的Powell教授首先應用在頭頸部手術的一種較不具侵襲性的治療方式。無線電波能量由一個細針般的電極插入患者肥厚的鼻甲或舌根的組織,將能量導入,使組織逐漸凝集、體積收縮。由於沒有傳統手術的切割,故保存了黏膜及其生理功能,並可降低流血、疼痛等不適感。
上下顎前移手術(Maxillo-mandibular
advancement, MMA)為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最有效的手術,可同時改善口咽與下咽空間阻塞的問題。惟其牽涉範圍較廣,包括咬合及顏面外觀的考量,且為大手術,因此一般建議在前述治療後仍無法有效改善睡眠呼吸中止時,才考慮實行此手術。
對於兒童的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最有效的治療方式為切除肥大的顎扁桃腺及腺樣體(adenoid)。若使用史丹佛大學最新發展的手術方式,可獲得更多呼吸道空間的改善,且減少術後疼痛及出血的機會。
作者
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江秉穎,是為臺灣第一位赴美國史丹佛大學睡眠醫學中心學習完整“睡眠呼吸障礙”手術治療的醫師。為台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輔仁大學醫學系專任講師。 |